CN EN
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   /   新闻   /   华体会(中国)   /   正文

分享

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胥建国担任“彩塑研究与思考”——第一届彩塑艺术研讨活动的学术主持
2023.04.30

海报

2023年4月26日,第一届彩塑艺术研讨活动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彩塑艺术专业委员会主办。

在党和国家的关怀支持下,曾一度衰落的彩塑艺术获得了新生,赢来了发展的新契机。在全国各产区及相关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培养出众多优秀的彩塑艺术家,推出了一大批优秀彩塑作品,使古老的彩塑艺术绽放出了时代新花。其中就包括天津泥人张彩塑、无锡惠山泥人、广东大吴彩塑、山西宗教彩塑、陕西凤翔彩塑等。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的转换和艺术的创新等方面的变化和需要,一些传统彩塑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新的考验,譬如传承了千百年的样式如何在原有基础上创新,一些当代着色雕塑怎样与传统彩塑区分,现代雕塑教育体系的人才培养如何与彩塑继承与发展结合等,有许多领域都亟待从理论、实践、现代教育、产业发展等方面展开深入的研究。第一届彩塑艺术研讨活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众多专家学者齐聚中国美术馆,就彩塑艺术的众多问题展开研究及讨论。

本次活动的学术主持,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博士生导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彩塑艺术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胥建国在会议中谈到,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彩塑艺术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不仅对继承中国传统雕塑文化、发扬彩塑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一个里程碑,是新时期中国彩塑艺术发展的新起点,对当代中国雕塑建设,进一步挖掘优秀传统艺术,推动中国雕塑艺术走向世界,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和长久的影响。通过今天的学术活动,应该清醒的意识到,面对中国几千年璀璨的文化艺术和世界艺术发展的整体趋势,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需要牢记初心,砥砺前行,任重而道远。因此,在学会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彩塑专委会全体同仁一定要加倍努力,不负先辈的嘱托和信任,带领全国广大彩塑工作者和爱好者,把中国彩塑艺术建设好发展好。

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彩塑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毅谦认为,中国彩塑注重“塑绘一体”,是从色彩、造型、线条、意境等角度来表达作者的感情和思想 ,这是一种在创作过程中的先知先觉。

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主任于波提到,对中国传统雕塑既要坚守,也要创新发展。

本次会议还邀请了来自各个学科专业的多位专家学者,从多方面、多角度就彩塑艺术进行了学术分享。这些专家学者在有关传统彩塑研究、现代教学、艺术创作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十分有益的探讨,值得进一步思考和深入研究。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彩塑)代表性传承人,山西长治彩塑艺术研究院院长史延春分享主题为《抟土为神——彩塑创作与研究》,他从本次中国美术馆其个展的主要作品出发,简述了个人创作彩塑与寺观彩塑工程的异同。

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张新沂在会上分享了《中国北方泥塑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的演讲。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王伟就《广东大吴泥塑艺术研究》在会上进行了演讲。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艺术学院教师刘连第、史力如做题为《泥人张彩塑与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科建设探索》的演讲。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雕塑系主任李惠东以《巴蜀石窟行迹杂感》为题,分享了他在行走巴蜀的成都、广元、安岳、大足等地石窟的考察,对于所考察各个石窟的所在地、石窟特点与造像分布进行了梳理与研究。天津美术学院艺术创作研究中心教师孟媛以新的美术史研究方法介入石窟研究中,在本次会议中分享了题为《入塔观像——以“假想观者”进入北响堂山石窟第九窟》的研究。

此外,三峡大学付孝勇副教授也做了精彩的发言。

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天津科技大学的学生等参加了会议。

彩塑是“彩色雕塑”的简称 ,在东西方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其发源可以追溯到上古的史前文明,就像一根绚丽的丝线,将不同的人类文明连接在一起。彩塑艺术接续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正脉,第一届彩塑艺术研讨活动充分体现出当代彩塑发展的前沿性和学术性,为今后学会在学术道路上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希望能够为学术界带来新的关注和思考。

彩塑艺术专业委员会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与北京天马旅游集团、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艺术学院三方共建。本专委会服务于广大彩塑爱好者,弘扬、推广和传播彩塑艺术,为推动中国彩塑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摘编自: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彩塑专业委员会公众号

图:雕塑系研究生 肖靖提供

© 2024 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

100084

© 2024 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