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到水穷处——古代山水画之水的旧形态与新创发》
作者:刘利平
2023年4月,博士后刘利平的新书《行到水穷处——古代山水画之水的旧形态与新创发》出版发行。本书以作者刘利平在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就读时撰写的博士毕业论文为底本,经反复推敲修订,重新集结而成,研究主体是山水画中的水。作者认为中国古代山水画,山水并称,但其实从古至今对水的研究都是很薄弱的,研究旨在填补这一学术空白。全书对中国山水画的发生及其背后蕴含的人文哲学逻辑进行了系统阐述;对中国古代山水画发展的历史脉络、基本特点进行了总结概括;对中国古代山水画中水的物象形态、审美风格及创作技法进行了全景且深入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在这样的基础上得出了中国山水画“基本只有水元素,几乎没有水主题”的结论,既总结了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成就,也指出了其缺失。作者致力于采取跨学科的研究方式、广阔的学术视角,分别从文字学、文学和哲学等角度,凭此深入到民族精神文化的根本层面,并结合作者本人的创作实践,试图为山水画的创新找到新的方向,扩展和丰富传统山水画的内涵。

刘利平,1985年生于湖南桂阳,清华大学“水木学者”,清华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陈辉教授。2015年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2020年博士毕业于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中国画专业,博士学位论文《从水元素到水主题———中国古代山水画之水的研究》获评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并获清华大学资助,改编出版。绘画代表作品《智者乐水系列》《诗语系列》《原乡》等先后50余次参加国内外展览,获国家奖项10余种,入选国际大型展览和国内青年美术双年展各两次。先后举办两次个人作品展(新加坡、上海)。在《美术》《美术观察》《美术大观》《中国美术报》《中国书画报》等期刊杂志发表论文12篇,其中核心期刊6篇(CSSCI2篇)。多篇论文入选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论坛、亚洲文化论坛、全国美术高峰论坛·扬州等重大学术活动,并获2019年全国美术高峰论坛最高奖。出版专著两部,参与国家重大项目5项。
(图:博士后 刘利平 文:清华大学出版社)